高考已经结束,中考马上开始,孩子们正在努力地奋战在复习、迎接考试的道路上。
今天,将应对中考的一些做法,结合本段时间的心理热线,以及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中考压力,结合一些解决方法和措施,向广大家长朋友提出中考心理支持七件事。
第一部分,在认知上、思想上应该接受、接纳。
当你焦虑时就要学会放松,对想法、感受、期待、情绪慢慢地做到接纳,那如何做到接纳呢?接纳有“八不”原则:不对立、不对抗、不否认、不批判、不介入、不跟随、不改造、不修饰。具体如下:
不对立、不对抗,即不产生对立就等于我们接受了事物的多面性,信息的个别化或是来源的个性化,从一个角度来看也许是对的,不需要再找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它是对还是错,不对立、不对抗就是讲,这个信息就是这个信息,那个政策就是那个政策,别人的观点就是别人的观点,不让它在我们心里再起波澜。
不否认,有些时候我们看到孩子在对待每一科时都很尽力、很努力、很用功,但是某一、两科都有可能学得并没有那么扎实,在各种考试中难免会有失误,家长可能就会觉得孩子努力不够,觉得孩子不认真、马虎,或者说觉得孩子应考的状态没有到位,这其实是在否认孩子的努力,否认家长自己对于孩子的陪伴,所以要做到不否认,就是不去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价,不在对错好坏上过多关注。我们需要接受这样一点——孩子的考试状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也会有集中或者恍惚,思考分析题的时候也可能会有马虎,当我们接受的时候,孩子本身的反思能力、觉察能力就提升了,他会自己反思自己复盘,所以,我们不能否认他在这方面的努力——即便是焦虑,也仍在努力;即便有些马虎,也仍在全力以赴。这是我们要接受的状态,当孩子开始这样反思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的学习状态处在了相对比较单一、专注的状态,没有闲杂的、负面的声音干扰,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不批判,就是我们对他们做的所有事情尽可能地不提出反对或负面的意见,举例来说,在小学的时候他的作业或许是被语文老师严厉地批评甚至是在面子上有过比较大的冲击的,所以他一直把老师对他的这种态度经验泛化、转移到初中的学科上,因为存留了阴影,以致于不能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那如何处理这部分呢?我们只能提醒他:至少字要写得端正、工整,语文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当然这时候就不再讲:你现在不好好学语文,是你泛化了当初和语文老师之间的情结,是你自己没有努力,是你自己的偏见。这种批评会让孩子产生对立的情绪,那个对立会让他不能专心地投入到复习和考试中,就会影响到其他学科,所以当我们不批判的时候,至少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现有的能力去应对所有的学科。因此,我们不能为了某一科的得失,去影响他整体的复习状态,这叫不批判。
不介入,至于需要谁、如何介入呢?老师会介入,每科老师包括班主任都全身心地去评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每科的努力用功状态,每位老师都全力以赴、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学生的每一个分数点。在这部分中,我们就把学业的问题全部交给老师,把关照的、安定的环境交给家长来做,不介入他的学习。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学习特别好的、和父母关系特别好的学生,以及父母在学科中有非常棒的能力——能教会孩子,能帮助孩子复习的,这个部分可以介入,即父母除非在孩子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上确实有让孩子受益,能够帮孩子提升学习能力的,这方面继续保持就好了;如果没有老师那么高的教学能力和标准的话,家长还是不介入为好。
不跟随、不改造,指的是我们心里会有一些焦虑、担心或者很多想象,如果任由这些想象发展就可能有无数个担心出来,这叫“跟随”。这个跟随就把我们自己的焦虑泛化了、放大了、延长了,这个过程就好比我们把火柴扔到柴火堆里,那个泛化的焦虑比一点点正常的担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要大,会让孩子感觉到,他不是被那个“火”嘘了一下,而是被烫了,他的疼痛、感受会放大,这会影响他的休息,也会影响他的学习,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不介入、不跟随、不改造。不任由担心的这种想象发展,学会镇静。
不修饰,就是指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把焦虑变小,我们要以全身心的爱,用我们的双臂以及胸怀去拥抱孩子,而不是用焦虑去影响孩子。
第二部分,为避免矛盾冲突,在情绪上我们需要做到六个字:控制、压抑、引导
比如说: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但为了我们沟通的便利能区分好情绪和坏情绪,对人心理上有安定作用,即让人心情愉悦的我们称为好情绪,破坏心境及人际关系的我们把它叫做坏情绪。对待这两种情绪,我们应做到对好情绪的适当呈现以及对坏情绪的绝对抑制。好情绪适当呈现就是指:对于好情绪的表达要把握好度,不能太过外放继而影响到孩子的心境。坏的情绪绝对抑制,就是说,即便是孩子没有考好,或者是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目标,我们也不能过多批评,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在这时适当的鼓励比一味的批评往往有用的多。
负性情绪是发火挑毛病,说话急促,说话唠叨说了一遍又一遍,这些情绪都在表达什么意思?第一个我不接受,我不接受你和我想的不一样,我不接受你记不住这个单词,我不接受你的这个解题思路,我不接受你现在睡觉的样子,我不接受起的晚等等。这个不接受其实表达的是我们家长没有能力接受。我们作为家长来讲比较难受的是什么?我没有能力,我们最怕别人瞧不起的也是我没有能力。比如说:我们没有能力教好孩子所以别人说孩子怎么样的时候,家长就会就会怒目圆睁,就会愤怒就会对抗,就会去争辩。其实我们真正难以面对的,就是后边这几个字无力感。所以负性情绪是在表达我没有能力,我没有价值没有本事。因为他在表达如果我接受了,我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我作为爸爸的形象,我作为妈妈的荣誉,就会崩溃崩塌。我认为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的形象,内在建构起来的人设,内在心里的人设的崩溃这个部分是我们接受不了。我们接受不了成为我们不希望的样子。
所以负性情绪在讲,我对不起我的努力与坚持,所以情绪是在维护自己的价值观,维护自己的形象,维护自己所认为的一些观念和想象。我们需要把这个部分控制住,就是说要学会压抑,即使孩子说的不对,我们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公众场合去给他难看,这个就叫压抑。这个压抑是正确的,就不能够在非正常场合去处理这个情绪。
我们要启动这部分功能,用到我们跟孩子的关系上,当我们有一些难过,不舒服,生气,觉得不可理解等等,甚至被孩子冲撞的时候被孩子冒犯的时候,我们仍然放宽心,做个深呼吸点点头转身离开。去找合适的人讲,比如说:打85959869,打中考热线等,去跟老师们吐吐槽,发发脾气,讲讲心里话,继而疏解情绪,把这个问题解开。然后换一个好的心情,换一个平和的状态去面对孩子,去帮孩子。
引导是说我们有能力去接的住孩子的情绪,我们有能力去安抚到自己,同时给出一个合适的、有价值的引导。比如:孩子起晚了我们会用的凉水喷他,喷完孩子会发脾气,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说叫你起你不起,懒死你了,不能这样说了。那该怎么说呢?轻轻说,该起了转身离开,过两三分钟再去。引导的意思就是需要我们把灯光打开放亮,在环境上暗示他天亮了,该起来。一点点的水滴滴过去的,他自己会精神,当然他需要处理一下自己的起床气,做几个深呼吸,翻个身,想赖床,这些都是正常的,所以我们需要慢慢的去讲,我们该走了,再隔两分钟敲敲门,也许不用说话,敲敲门看看他,再隔2分钟。大概10分—15分钟的时间就起床。当然有些意志力比较好的习惯比较好的孩子一声就了,或者有铃声就起了。那我们就先不需要做其他的工作。如果有些孩子有起床气,睡不好会闹,我们需要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用情绪的方式去压制他。
第三部分,在行动上,做事的行动上,缓慢,清晰,到位。指的是放缓的时候是为了减少干涉和影响。
比如说:我们走路放慢一点,走路放慢,高抬脚轻落足,不要过分的把脚抬得老高,迟迟不落地,这就是夸张,叫故意放大夸张。这个夸张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猜忌或者反感。我们正常走路,只是我们把抬腿和放脚腿、步子放缓一点,声音的小一点点,这就可以了,如果平时会走路比较快,噔噔噔噔,这个噔噔噔传递的节律叫做焦虑。所以我们行动上放缓就是为了减少干涉和影响。比如:吃饭炒菜也不是嘎吱嘎吱,铲子敲锅沿的声音,需要一点点的声音,或者换成木铲子或筷子等等,这些都是在行动上放缓。把水端过去或者帮孩子提书包,也是这样,相对来讲四平八稳的去递什么东西拿东西就可以了。这个主要的缓不是故意放慢而是减少干涉影响。
原则是只做必须要做的,不做试图改变的,就是在中考前不做试图改变孩子的行为。就像是孩子之前总是丢三落四,临近中考我们就不能老是对他们说类似于你是不是尺子又落下了这样的话,每次这样提问的时候,其实是暗示他哪个事情没做好,就会让他把思绪把重点把注意力调整到没做好的那个部分,这样会让他有失望沮丧挫败不舒服,所以我们不能这么做。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解决办法就是要做“高级秘书”,即反应要敏捷,要有眼力儿。提前帮他们把该准备好的收拾完,放在显眼的地方,以便于他早上起来以后就直接背书包就好了,或者说早上起来后看到的东西都在他的书桌上摆的就直接次序拿好就可以,这是我们可以做。
其次我们只需要提供必要的,必须的,而不需要事事尽心,插手过多。过多的干涉也是一个暗示,暗示孩子没做好。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就是这种负性的暗示比积极的暗示还容易起作用。我们说谁不好的时候和说好的时候,好的可能是一分的感受,强度,说他不好的时候可能是三分、五分的强度。所以我们绝对要想办法禁止有不良的刺激和反应,他哪个部分不行,哪个部分他考虑不到,那我们就需要替他考虑更周全。
本质上这种高级秘书,是在弥补某种不足,但是不是替他做决定,不是替他发表言论,只是把它缺的那个部分补足一点。这叫边界,政治边界,文学边界,身份边界我们都需要学习。需要在孩子考试学习这段时间也要做到有边界。我们当父母的总是觉得做的不够好,总是觉得缺一点,总是希望多做一点,总是就容易给孩子提供不良的暗示,让他更焦虑。
所以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让他更好,所有的更好。都是在提醒他前面不好。加油,继续努力,继续努力的意思是你现在的努力还不够,希望你考的更好。就是你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所以我们要特别小心,我们在支持孩子的时候,在行动上要缓慢清晰到位,就是不做教育者要做高级秘书。这个时候已经失去教育的最佳时机,因为孩子全身心要考试,他的某些小缺点小问题不影响大局的时候,就不要在改变上下工夫了。另外有些时候孩子是丢三落四,或者有什么行为上的缺失,也有可能是故意给我们家长表现出来的,孩子们在这个时候,中考就算离开学校,进入这个高中,他对高中不了解,对未来发生什么不了解,对考试不了解。但是要离开家了,要离开原来的班级,要离开他已经认同的这个同伴了,这个分离的过程会让孩子感到不安。所以有些时候他保持一点缺点错误,其实是在给自己留下跟中学生活的连接,所以有些孩子会在中考之前,会有一些小毛病,我们需要多角度的用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在什么地方是有积极意义的。他为了保障自己跟同学跟老师,跟那个班的记忆,或者这段记忆有个连接会制造一点点的小问题。这是第三个部分行动上缓慢清晰到位,慢慢的做,我们不急,孩子就会知道我们是支持他的接纳他的,不挑剔的,这个时候他的心就定了。
第四部分,在环境上,学校的学习环境由学校负责那么在生活环境上,就是我们家的环境上做到安静整洁简洁。
安静是为了专注,越安静的时候越专注就越容易让体力恢复充沛,整洁干干净净是为了让心安定。我们看到,盘子是盘子,碗是碗,盘子放在消毒柜里面,碗放在消毒柜里面。而不是杯盘狼藉的到处扔着,如果摆放的杂乱无章,会容易在心里产生乱的反应。所有这个有秩序的,就是置物有定处,这个秩序包括我们起床的顺序,干活的顺序类似的,都会让孩子内心当中安定下来,这个安定的标准是整洁,衣服是整洁,书包是整洁的,写字桌是整洁的,饭桌也是整洁的,厨房也是整洁的。这些整洁的过程,就暗示他的心理环境是整洁,心理环境的整洁,就是没有杂物,没有染物,清洁的意义在这。还有简洁,简洁指的是我们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方便记忆,记忆减少干扰的环境。叫简洁,用四个字来形容叫提纲挈领。
比如说:这种单一专一的暗示。比如24字,大家都会迅速联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我们一谈三苏就知道是苏轼父子。我们想唐宋八大家的时候,就会想到在唐宋年间八个主要的诗人或者文学家,那么这些缩写简写的就是高效的记忆,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情景或者一些情景化的理解。在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尤其是跟自己情感、情绪有关的这种记忆,更容易让他在心里记得踏实。
中考临近,我们仍然可以跟孩子在一起创造好的感受。好的体验,这种美好的感受和体验,会内化在他的心里面,成为一个支持系统,这是第四点,我们需要在环境上,在生活环境上,在他睡觉的环境上,在他内心的人际关系的环境都能做到干净整洁简单,安安静静干干净净。
第五部分,需要创造一个让孩子能够全然的,尽可能的全然的,专注于学习,专注于知识的氛围、环境。
家长需要在她的心境,心理能力上,在跟据她的环境上去创造一个基础氛围,有了这个基础氛围之后,我们就回到这个知识上,学科上,这个考点上了。这时候我们只有两句话,一个是听老师的,一个是听自己的。
为什么听老师的,听自己的,而不是听家长的呢?这时候家长不适合做太多控制性的工作,做的多容易有反弹,记得我们的孩子们现在是初三,初三年级的孩子们的特点是什么?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对于同辈的,同学之间的认同感,要比对我们家长的认同感要强,也就是说,他们从早期的小学、幼儿园对父母的认同,转换到了对同学、对老师的认同,转换到了对自己感兴趣的英雄人物,这个家,那个家的认同,她在认同转换中,所转换成的就内化成了她心里新的权威,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降低了,所以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再讲,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在孩子心中的权重,不像小时候,权重是100%,可能我们现在就只剩下30%、40%,孩子更容易听取同学以及老师的意见、建议,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们至少要听她自己的,她已经建立起,建构出了自己学习的模式和方式,所以同学的意见更能听进去,老师的意见、建议更容易听进去,因为老师在知识方面是权威,我们现在辅导孩子学业,经常会力有不逮,我们做不到,不懂,不理解,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教孩子,但是我们有能力帮助她,有能力把她推向老师,推向同学,推向她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我们要退位,让贤,让给老师,让给他自己。在任课老师方面,我们知道,对于学科成绩和知识点以及重点知识的把握,任何一个老师,99.7%都比我们家长要好,那0.3%给谁呢,给那些本来是教这科的老师,这样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帮助和支持还是很大的,但是这是其他多数人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我们要把这一部分的话语权交还给老师。那我们就需要讲:“这个问题去问老师。”这就好了。那学生,对于孩子自己来讲,就听自己的,她三年的初中学习,对于每一个知识点,对于她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来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特点、方法和思路,所以对于这点来讲,我们就让她自己做主就好了,需要有什么帮助的时候,各位学会求救,求教,让老师帮忙给他说,或者,让她欣赏的,信得过的同学给他讲,我们只在孩子能听话的时候说,只在孩子听得进去的时候说,合适的时候讲合适的话,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小舍而大得,小舍舍什么?费力不讨好的学科,就是我们再花时间也不会涨几分,这种就停下来就好了,只是按照老师辅导的时间做必要的复习,多余的事情不做了。第二,尽力提取能提分的学科,比如说,每个人偏科,这个人可能数理化很好,英语一般,这时就要把数理化这部分保证,但是,英语不丢分,最重要的是第一句话,保持优势学科不丢分,他所擅长的部分绝对不丢分,把这部分保持住之后,再拿点时间出来,看看哪科有提分的可能性,在老师的帮助之下去突破一下,就可以了,实在差的,在这个时间就不用再花再多的时间了,因为现在如果某个学科太差,我们花大力气在这个方面,不一定能够把这一科补上来,但他同时会影响优势学科、此优势学科的分数,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做选择,要保那个提分项,提分最多的要保证,其他的就忍痛割爱。
第六部分,我们要在睡眠上做点工作,睡觉,睡得好就会精力充沛,就会神清气爽,所以做到不熬夜,不恶补。
不熬夜,就是你十一点半,绝对不要超过十二点睡觉,能十一点睡最好。家长要监督孩子,要睡觉了。作业完不成,就不要补了,到了点,没完成就是没完成,睡觉,不让孩子再熬夜补作业,不让孩子再熬夜补某一学科。整体的体力和精力是考试真正的支撑力量,而不是某一天晚上的支持,因为如果我们熬夜过长的话,会影响他第二天的应考状态,所以务必让孩子们在睡眠上睡够,或者基本睡够,不能在睡眠上出现问题。
恶补是什么呢?临考试前一天可能就不上课了,自由复习,要休息,那有些孩子就选择什么都不干了,睡觉,连着睡两天。不要恶补,为什么呢?你还是坚持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中间你可以在中午或上午都行,选择一个时间小睡,不要大睡,你白天大睡了,晚上就会睡不着,补上15-20分睡眠,或者30分,不要长,能够打个盹,补补精神,起来该看书的看书,该活动的活动,就不要在这个时候一次性睡太长时间,睡的时间过长,他的内在次序就被颠倒。这个颠倒,就把孩子的作息时间打乱了,我们现在考虑的是现在的休息时间能够保障他能够顺利应考,这是核心,所以,我们就是保持正常的休息。
一般十一点、十一点半能睡觉就可以了,大概六点、六点半起床,什么都不影响,相对是比较合适的,睡前泡脚是一个老的提醒,能泡最好,实在不泡也不要强迫他,坚持他的习惯,保持他的习惯。孩子洗澡要洗温水澡、热水澡,不要太烫,太烫就把他身体的细胞激活了,温水,温暖是最让人舒服的,容易最犯困的,我们什么时候会犯困呢,太冷了,睡不着,太热了,睡不着,在温热的时候会睡着,你试试,调调什么样的温度,让你洗着澡都想睡觉,用这样的方式促使他睡眠,这是一个好的办法,同时,绝对不要玩什么智力游戏和战争,这会让人晚上睡觉前精神,绝对不可,这个部分大家怎么坚持都不为过。
睡不着怎么办?闭上眼睛,闭目养神,如果这时你想着:“我再拿出一个小时学习吧?”不用,因为你一学习,你的脑细胞就又活跃了,一活跃她就又安闲不下来了,所以闭目养神是身体上接纳睡眠、心理上准备睡眠的过程,所以,闭目养神。闭目养神她会想事,会数数……好,选择一个画面,比如看一个字,“静”,就瞅着那个字,瞅着瞅着就睡着了。为什么呢?你老瞅着他,不想他,思维不活动,就暗示他单一了,这种单一性是让人睡眠的重要信息。看看湖面行不行,行,湖面静止的,或者,有特别小的波纹的也可以,不至于影响她大的反应的,都可以,选择一个画面去看他,看着看着自己就融到那个情景中去了,很安静、很安闲、舒适的也容易睡着。竹叶,竹叶比较小,风一吹,一点点动也可以,或者可以看一些简单的、放松的景色,听一听声音也可以,现在一些助眠软件,录了一些催眠的语言,很自由的,孩子很熟悉的鸟叫啊,水流的声音啊,只要孩子接受也是可以的;另外一点是保持室内恒温,不能特别冷,也不能特别热,也不能忽冷忽热,有些孩子夏天了,喜欢开空调,凉一点她保持精神,但是你不能调的太低,调的太低,早晨起来容易着凉;如果你调的很低,家里人为了省电,又给你调高了,或者后半夜调高了,或者关了,温差一变化,会让人睡不好,睡不着,睡不踏实,所以室内温差不要过大,高一度、低一度,只要孩子适应就可以了。
第七件事情,是我们整体的应对当中的核心要求,自信。
在自信上,我们现在要做一件事,只想好事,不想坏事,只想成功的经验,只想成功的感受。以前有什么经验,什么感受,想想那个过程,那个感受,能够提升我们应对的思维活跃度,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个部分会聚集我们想解决问题,想突破某个限制的战斗力。所以,只想成功的经验,以及有成就的感受。希望大家传递平和。
传递支持和鼓励,和传递平和有什么区别吗?放掉功利性的支持,启用平和的支持,平时我们的鼓励和支持是有明确的目标的,明确的期待,那个目标很清楚就是那个分数,分数容易帮助孩子集中精力去突破,但也容易产生压力,在这其中也不免会有动力,但是,只要有向前的力量,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力,力和作用力是一对关系,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够在压力上再做工作了,平和和这种鼓励和支持有什么区别呢?那个平和传递了接纳,刚才我们讲了八不,那个接纳,他表达的那个意思是说,我看到了你的努力,我看到了你的刻苦,我们接纳你的现状,接受你的努力以及你现在的应对能力,我们接受你用现在的能量和智慧去迎接中考的挑战,也接受中考的任何结果,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始终在坚定的陪伴你。
就是说,我们对你这个人有信心,那个结果,那个中间过程,不考虑,反正不管什么样你都是我儿子,不管什么样你都是我闺女,我相信这一点,你去努力就好了,把具体的目标虚下来,不太实了,这个支持是支持那个人,而不是明确的讲那个目标,那个具体的分数,所以平和的目的是什么,平和的目的是减少压力,增加了这种全然的接纳还有我们内心对于这个孩子的祈愿、祈福,我们在心里祝愿,但是在现实中不强求。
“在心里祝愿,在现实中不强求”带给孩子的是什么,就是他内在感受当中的一个“合适”,觉得合适,就是舒适性。这个平和不是懈怠,不是犯懒,也不是泄气,不会,只是不强求,在心里这个祝愿的情感还是满满的,只是在现实里面他做什么不做什么不强求了。这是我们家长有了更多的节制和边界,平和是一种完整的接纳,你进步了我接纳,你退步了我也接纳;你全力以赴去做我接纳,你产生点小问题,甚至有点小困惑我们也接纳,觉得这都是正常的,这种正常的感觉,正常的心态,会让孩子感觉到跟自己的心境是平衡的,就是我们的状态刚刚好的贴到孩子身上,只是有电池的作用力,没有透支的,压力的,不会让她有不舒服,压力或者泄劲的感觉,总之那个平和是给到孩子一个完整的,专业的,不扰乱的,不添乱的支持,这种接纳,在这种考试以及准备的过程中,让孩子觉得他多了一块电池,多了一个存储空间,多了一块地,让她把面临中考的这一件事,从她一个人面对和承担,变成我们很多人都在用她同样的心理状态去支持,不会让她分心,这就是我们在自信上只想好事,不想坏事,而是传递那个平和的支持的原因。
最后,希望每一位中考学子带着良好的心态积极应考,预祝大家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共享信息,如有侵权联系客服即删除!